 |
認證專區 |
|
|
|
|
|
課程推薦 |
|
|
|
|
|
 |
當前類別> 公告 |
|
|
|
 |
|
 |
2012CPA-審計-上課講義練習題解答ch11-13 |
2012/7/31 上午 09:04:51 |
|
|
CHAP11 風險評估
----P341-----
2009cpa-(三)A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
7.職責分離要求將不相容的職責分配給不同員工。下列職責分離做法中正確的是( )
【解析】B,註冊會計師應當瞭解職責分離主要包括瞭解被審計單位如何將交易授權、交易記錄以及資產保管等職責分配給不同員工,以防範同一員工在履行多項職責時可能發生的舞弊或錯誤。
8.持續監督活動應當貫穿於日常經營活動與常規管理工作。下列活動中屬於持續監督活動的是( )
【解析】B,被審計單位通過持續的監督活動、專門的評價活動或兩者相結合,實現對控制的監督,持續的監督活動通常貫穿於被審計單位日常經營活動與常規管理工作中,例如,管理層在履行其日常管理活動時,取得內部控制持續發揮功能的資訊。
----P342-----
9.在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內部控制要素的是( )
【解析】A,內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程式、資訊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對控制的監督。
10.在確定控制活動是否能夠防止或發現並糾正重大錯誤時,下列審計程式中可能無法實現這一目的的是( )
【解析】B,在確定控制活動是否能夠防止或發現並糾正重大錯報時,分析程式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P364-----
2011CPA-4.A註冊會計師負責對常年審計客戶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撰寫了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畫,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要求:
針對上述事項(1)至(4),逐項指出A註冊會計師擬定的計畫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有不當之處,簡要說明理由。
第(1)項,A註冊會計師擬定的計畫存在不當之處。註冊會計師不能僅僅根據甲公司及其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而直接信賴管理層、治理層的誠信,註冊會計師還應該考慮被審計單位相關的戰略、目標等的影響以及本年度的具體情況來考慮管理層、治理層的誠信問題。
第(2)項,A註冊會計師擬定的計畫無不當之處。
第(3)項,A註冊會計師擬定的計畫存在不當之處。重大錯報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並不能夠降低,可以通過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通過修改計畫實施的實質性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降低檢查風險,並不是重大錯報風險。
第(4)項,A註冊會計師擬定的計畫存在不當之處。對內部控制的瞭解是必須的,並不是可選擇,判斷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可以不執行控制測試,但是瞭解內部控制程式是必須的,可以在瞭解內部控制程式後,根據評估的結果,直接執行細節測試。
----P368-----
2010CPA-(二)A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瞭解內部控制時,A註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4.下列情形中,A註冊會計師認為通常適合採用資訊技術控制的有( )
【解析】AD,在資訊技術環境下,傳統的手工控制越來越多地被自動控制所替代,概括地講,自動控制能為企業帶來以下好處:自動控制能夠有效處理大流量交易及資料,因為自動資訊系統可以提供與業務規則一致的系統處理方法;自動控制比較不容易被繞過;自動資訊系統、資料庫及作業系統的相關安全控制可以實現有效的職責分離;自動資訊系統可以提高資訊的及時性、準確性,並使資訊變得更易獲取;自動資訊系統可以提高管理層對企業業務活動及相關政策的監督水準。
5.下列活動中,A註冊會計師認為屬於控制活動的有( )
【解析】ABD,控制活動是指有助於確保管理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和程式。包括與授權、業績評價、資訊處理、實物控制和職責分離等相關的活動。
----P369-----
6. A註冊會計師執行穿行測試可以實現的目的有( )
【解析】ABCD,執行穿行測試可獲得下列方面的證據:(1)確認對業務流程的瞭解;(2)確認對重要交易的瞭解是完整的,即在交易流程中所有與財務報表認定相關的可能發生錯報的環節都已識別;(3)確認所獲取的有關流程中的預防性控制和檢查性控制資訊的準確性;(4)評估控制設計的有效性;(5)確認控制是否得到執行;(6)確認之前所做的書面記錄的準確性。
7. 在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並進行風險評估後,A註冊會計師通常需要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形成結論的有( )
【解析】ABC,在對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及風險評估後,註冊會計師需要利用實施上述程式獲得的資訊,回答以下問題:(1)控制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2)控制是否得到執行。(3)是否更多地信賴控制並擬實施控制測試。
CHAP12 風險應對
----P382-----
2009CPA-(三)A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時,A註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8.在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時,A註冊會計師應當獲取的審計證據有( )
【答案】BCD,選項A屬於瞭解內部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測試的目的。
9.在確定控制測試的性質時,A註冊會計師正確的做法有( )
【答案】ABCD
10.在確定控制測試的範圍時,A註冊會計師正確的做法有( )
【答案】ABD,如果自動化控制而言,由於其具有內在一貫性,如果一旦確定被審計單位正在執行,則註冊會計師通常無須擴大控制測試的範圍。
----P384-----
2009CPA(六)A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運用分析程式時,A註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8.下列關於分析程式的用法中,正確的有( )
【答案】ABD,在控制測試中不運用分析程式
19.在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時,A註冊會計師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
【答案】ABCD
20.在確定已記錄金額和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時,可能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答案】AB,註冊會計師在利用分析程式得出預期值,需要與已記錄金額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就是差異額,對於這個差異額要判斷其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則無須進一步的調查,如果不可以接受,則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對於這個可接受差額的確定時,並不需要考慮財務資訊與非財務資訊的可分解程度
----P390-----
2010CPA-(三)A註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進行控制測試時,A註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8. 在測試自動化應用控制的運用有效性時,A註冊會計師通常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有( )
【答案】CD
9. 如果A註冊會計師已獲取有關控制在期中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通常還應實施的審計程式有( )
【答案】AD ,如果已獲取有關控制在期中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並擬利用該證據,註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下列審計程式:(1)獲取這些控制在剩餘期間變化情況的審計證據;(2)確定針對剩餘期間還需獲取的補充審計證據
----P391-----
10.如果在期中實施了控制測試,在針對剩餘期間獲取補充審計證據時,A註冊會計師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
【答案】ABCD ,針對期中證據以外的、剩餘期間的補充證據。在執行該項規定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下列因素:(1)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重大程度。(2)在期中測試的特定控制。(3)在期中對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程度。(4)剩餘期間的長度。(5)在信賴控制的基礎上擬減少進一步實質性程式的範圍。(6)控制環境。
11.對於以前審計獲取的有關下列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A註冊會計師在本期審計中通常不能直接利用的有( )
【答案】CD
CHAP13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P406-----
2011CPA-4. A註冊會計師負責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進行審計。A註冊會計師瞭解到,甲公司將客戶驗貨簽收作為銷售收入確認的時點,部分與銷售相關的控制內容摘錄如下:
要求:
(1) 針對上述(1)至(6)項所列控制,逐項指出是否與銷售收入的發生認定直接相關。
(2)從所選出的與銷售收入的發生認定直接相關的控制中,選出一項最應當測試的控制,並簡要說明理由。
(1)
第(1)項直接相關。
第(2)項與應收賬款帳面餘額的“計價和分攤”認定有關,與銷售收入的發生認定不直接相關。
第(3)項直接相關。
第(4)項與銷售收入的準確性認定有關,與發生認定不直接相關。
第(5)項直接相關。
第(6)項與銷售收入的準確性認定有關,與發生認定不直接相關。
(2)
選擇第(5)項。
註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控制是否足以應對評估的每個相關認定的錯報風險,並選擇其中對形成評價結論具有重要影響的控制進行測試。
對特定的相關認定而言,可能有多項控制應對評估的錯報風險;反之,一項控制可能應對評估的多個相關認定的錯報風險。註冊會計師沒有必要測試與某個相關認定有關的所有控制。在確定是否測試某項控制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該項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足以應對評估的某項相關認定的錯報風險,而不論該項控制的分類和名稱如何 。
只有具備充分的記錄手續,才有可能實現其他各項控制目標。因此應當選擇第(5)項控制進行測試。
----2011CPA ----
2011CPA-1、甲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得常年審計客戶,主要從事醫療機械設備的生產和銷售。
要求:
(1)針對資料一(1)至(6)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簡要說明理由,並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項目(僅限於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和其他應付款)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7頁至第8頁的相應表格內。
(2)逐項指出資料三(1)至(2)項審計計畫是否適當,並簡要說明理由。
(3) 針對資料四(1)至(6)項的實質性程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實質性程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 相關,指出對應的是識別的哪一項重大錯報風險,並簡要說明理由。將答案直接填寫入答題卷第10頁至第11頁的相應表格內。
【答案】
(1)
事項(1)存在重大錯報風險。2010年年初,被審計單位銷售服務處數量增加到11個,銷售服務人員數量比上年末增加50%,而營業費用中的辦公室租金僅增長11.42%,存在少記銷售費用的風險。 銷售費用:完整性認定
事項(2)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甲公司自2010年起向醫院提供1個月的免費試用期,醫院在試用期結束後簽署設備驗收單,這樣就延長一個月的確認收入時間。而 被審計單位在2010年末發出商品科目餘額僅比上年同期長10萬元。有提前確認收入的風險。營業收入 發生;營業成本 發生;存貨 完整性
事項(3)存在重大錯報風險。2010年,被審計單位降低B產品售價比率為10%,被審計單位在2010年的毛利率與2009年相比並沒有明顯降低,與市場競爭激烈及B產品降價10%的客觀情況不符。營業收入 發生認定;營業成本 完整性認定。
事項(4)存在重大錯報風險。被審計單位銷售返利政策沒有簽約明確的書面協議,僅憑銷售人員口頭報告。返點率為3%至6%。而根據上年末應收賬款餘額及本期銷售額及年末應收賬款餘額,本年度收回銷售款為4900萬元(=3500+6300-4900), 帳面返點率為6.12%,有高估返利的錯報風險。此外,根據企業政策,在年度終了後12個月內向經銷商支付返利。而本年發生返利為300萬,年末其他應付 款中尚未實際支付的返利金額餘額為420萬,則年末返利中仍有部分上年的返利金額未支付。營業收入 完整性認定;其他應付款,存在認定
事項(5)存在重大錯報風險。一名已離職員工向甲 董事會舉報,稱銷售總監有虛報銷售費用的行為。被審計單位銷售費用有高估風險,表明有公司資產有被侵佔的風險。銷售費用 發生認定。
事項(6)存在重大錯報風險。被審計單位存貨盤點制度存在缺陷,備件產品存貨盤點日為11月30日,沒有對11月30日至12月31日間的存貨變動進行控制。存貨 發生 完整性 計價與分攤認定。
(2)
事項(1)存在缺陷。被審計單位2010年度整體利潤總額為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800萬元。2009年重要 性水準為利潤總額的5%,而今年為10%,將大大提高重要性水準的金額,有可能因重要性水準的提高而影響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效果。
事項(2)存在缺陷。進一步審計程式的總體方案應當按各類交易、帳戶餘額和披露來分別確定,不應當根據主要業務流程內部控制的情況,就將所有交易、帳戶餘額和披露的總體方案一併確定。
事項(3)程式(1)相關。與事項1的重大錯報風險相關。被審計單位有虛減銷售租金的風險,通過實施該程式,可以幫助確認銷售辦公用房租金。
程式(2)不相關。
程式(3)相關。與事項4的重大錯報風險相關。通過檢查2009年度計提的銷售返利的實際支付情況,並向管理層詢問予以佐證,評估2010年度計提的銷售返利金額的合理性,可以驗證營業收入的完整性認定;其他應付款的存在認定。
程式(4)相關。與事項2的重大錯報風險相關。通過檢查銷售合同、發票和設備驗收單,確定記錄的銷售收入金額是否與合同和發票一致,收入確認的時點是否與合同約定的交易條款和設備驗收單的日期相符,可以幫助確認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問題。
程式(5)不相關。
程式(6)不相關。
----2010CPA ----
2010CPA-2.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輪胎的生產和銷售,其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
要求:
1.針對資料二,結合資料一,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指出資料二中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存在哪些不當之處,並簡單說明理由。
2.針對資料三中的審計說明(1)至(4)項,結合資料一,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A註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式及其結論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果存在,簡要說明理由並提出改進建議。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5頁至第16頁的相關表格內。
答:
1、資料二中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存在不當之處有:
(1)國外客戶應收賬款20×8年12月31美元2046萬元,未按20×8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1美元=6.8元人民幣”進行折算。
(2)20×7年12月31日賬齡分析表中1-2年列的國內客戶餘額比20×8年12月31日賬齡分析表中2-3年的相應欄次的餘額都小,存在不合理之處。
2、
審計說明序號 實施的審計程式及其結論是否存在不當之處(是/否) 理由 改進建議
(1) 是 未對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後是否真實收到2616萬元貨款進行追查。 結合貨幣資金審計,確認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後是否實際收客戶A的2616萬元貨款。
(2) 是 未向B公司進一步函證。 應當向B公司再次函證,詢證B公司於20×9年1月5日是否收到這批產品,以驗證賒銷業務的真實性。
(3) 是 未向C公司獲取詢證函回函原件。 C公司直接傳真至會計師事務所後,還應當要求將原件寄回到會計師事務所。
(4) 是 未再次向E公司實施函證。 應再次向E公司實施函證
|
|
|
 |
|